生娃对盆底肌到底有多“伤”

  不少妈妈在经历了十月怀胎,分娩以及坐月子后,都希望自己的身材能“咻”地一下恢复到怀孕以前,重拾自信……

  所以她们在产后会变得注重身材外形的表现,例如产后瘦身、淡化妊娠纹等,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更应该引起妈妈的注意,那就是盆底肌受损。

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

  1、产科因素

  顺产或剖宫产,盆底肌都很受伤!孕期子宫体积增长约40倍,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,妊娠时腹腔容积的增大对盆底的压迫都是一样的。

  压力把子宫向阴道的方向下推,所以阴道的前壁、后壁、子宫颈、子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
  “盆底肌是有“记忆”的!”

  孕期子宫发育带来的压力,使盆底肌逐渐松弛,在分娩后,不会立即恢复原状。

  此时盆底肌就“记忆混乱”,它不知道该记住孕前健康的肌肉,还是产后松弛的样子,如果我们不管不顾,让盆底肌“记住”松弛的状态,定型之后,恢复难度就非常大了。

  一胎不修复,二胎损伤更大!

  怀一胎比怀二胎时年轻,身体自然康复条件也相对好。另外,怀孕对于盆底肌的慢性损伤,在二胎时就得乘以2了。

  2、激素水平改变

  随着绝经后或卵巢手术后雌激素水平下降,尿道、阴道黏膜变薄,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低并失去弹性,容易造成盆腔器官的改变和功能的变化。

  3、医源性因素

  医源性因素,如无充分矫正手术造成的盆腔缺损。

  4、长期腹压增加

  盆底如果长期受到高压作用,如肥胖、长期便秘、慢性咳嗽、腹水、长期负重者,盆底的筋膜、肌肉、神经被不断牵拉处于紧张状态,局部缺血、变性而失去弹性,导致盆底功能障碍。

产后康复的重要性

  产后女性为什么要选择做产后恢复?可能很多产后妈妈都还停留在“恢复身材”这个层面。其实产后恢复不仅仅包括身材的恢复,更重要的还有其他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的恢复。

  专家调研发现,产后100天是妇女心理最脆弱、生理最虚弱的时期,这段时间的恢复好坏关系到今后的健康。但是现实中有不少女性朋友,为了快速恢复身材而进行盲目甚至有伤害性的减肥,最终不仅达不到减肥效果,还可能毁了身体健康,继而加重心理压力,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
  在此呼吁广大的产后妈妈,产后恢复很重要,所以更要做好“正确”的产后恢复工作。每位妈妈的身体状况都不同,但是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肯定能够快速的恢复体力精力。

  免责声明:文章部分内容、配图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侵犯相关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,将立即删除。

这些,也许对您的就诊有帮助

出诊时间

VISITING TIME

来院路线

HOSPITAL ROUTE

回到首页

BACK TO THE HOME

官方微信

THE PUBLIC WECHAT

官方微博

THE PUBLIC WEIBO

在线咨询

CONSULT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