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在孕期满怀欣喜地等待着宝宝的到来,尤其是在怀孕后期,接近预产期时,便开始数着日子等待着宝宝降生。
一般来讲,预产期是根据末次月经计算的,但随着孕期增加,孕妇在参加产检时,医生会给出更加具体且准确的预产期,尤其是到了孕晚期,胎儿发育逐渐完全,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实际发育情况,告知更加准确的分娩时间,这个时间可能会和最初的预产期有很大差距。
怎样计算预产期?
我们常说十月怀胎,但其实平均的妊娠时间是40周(280天)左右,大约9个月多一点。
一般情况下,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是整个孕期的起点,往后推算280天就是预产期。
具体计算方法:
末次月经第一天所在的月份-3=预产期的月份;
末次月经第一天所属的日期+7=预产期的日期;
如果加7之后数值超过30,就得在月份上+1。
这样说,可能很多孕妈不是很清楚,下面我举个例子:
比如最后一次月经是4月5日开始到4月10日结束。那么预产期就是:
月份=4-3=1月
日期=5+7=12日
所以预产期是明年1月12日。
适用人群:
这种方法适用于能清楚的记住自己最后一次月经开始时间,并且月经周期正常(28天到32天左右)的孕妈。现在网上很多预产期计算器、或者是医院发的预产期计算册,用的都是这种计算法。
预产期就是准确的出生时间吗?
不是的。
预产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,告诉我们在那天前后基本上就要分娩了,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提示孕妇开始关注自己的胎动、宫缩、阴道出血及流液的情况。医学统计只有5%的宝宝会在预产期这天踩着点来。
宝宝什么时候出生是会受很多因素影响,比如说宫内环境、胎儿发育情况、孕妇身体条件和现实环境等因素。
一般来说,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属于正常情况,都是正常的足月儿。在这段时间内分娩的孕妇约占80%-90%。不到37周分娩的为早产儿,约占5%-10%。
免责声明:文章部分内容、配图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侵犯相关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,将立即删除。